深圳热线

和AI聊天,真的很无聊?

2024-06-10 12:21:23 来源:人民邮电报


(资料图片)

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可能变成尬聊,如果你明知道聊天对象是AI,会不会觉得更加无聊呢?

把无聊变得有趣,关键在议题设置。游戏《决战拜年之巅》的切入点是过年时的亲戚聊天场景,时效性强、有意思,但很容易过期。同期爆火的另一款AI聊天游戏《哄哄模拟器》,则选择了另一个角度——哄女友。其制作灵感源于开发者王登科与女友的争执。游戏中模拟了多种情侣容易吵架的场景,其中不乏“帮女朋友拍的照片不好看”“忘记纪念日”等“高危事项”。玩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,用高超的语言技巧哄好另一半。

事实上,这款游戏的路数和许多恋爱养成类游戏差不多,只是自由度更高。玩家需要在已经提供的话题中(也可以自行上传)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,并在规定的回合之内,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挽回女朋友的心。每个问题会设定一个初始的“原谅值”,AI会根据玩家的聊天内容动态评分,原谅值过低则不会通过,只能重新开局,而原谅值达到一定数值就意味着哄人成功。一些网友表示,这种游戏看似简单,实则“太考验情商了”。一打开游戏界面,满眼都是“送命题”。

这款针对性极强的模拟经营类游戏,也在“00后”聚集的QQ空间爆火。通过QQ空间的帖子和QQ群的传播,几乎一夜之间,《哄哄模拟器》的用户量就过万,最高峰时即时在线人数近6万,日活跃用户曾达10万人,超过60万用户体验了这款产品。不过,和《决战拜年之巅》一样,这款游戏很快也遭遇人气暴跌。

无论是《决战拜年之巅》还是《哄哄模拟器》,人气之所以迅速下滑,除了玩法单一外,还有一个原因:成本太高。

据媒体报道,在《哄哄模拟器》流量登顶的同时,摆在王登科面前的还有一份高额账单:仅一个上午,调用GPT大模型的开销已达1300美元。据他估算,若一整天用满GPT的使用限额,大约需要3000美元。单是算力成本,每月至少需要支出60万元。

人气更旺的《决战拜年之巅》,其成本从四位数拉升至五位数不过20分钟,这使其运营团队不得不认真思考:是否继续“烧钱赚热度”?

不难看出,和过去爆火的小游戏不同,AI聊天游戏除了服务器压力增大导致成本增加外,还有一大笔AI费用,导致“越火越亏”。如果使用别人的AI大模型做自己的游戏,可能产生两种看似不同却都让运营方难以承受的结果:要么不火而亏了开发成本,要么太火而亏得更多。

那么,如果是自有AI大模型,在忽略前期AI研发成本的前提下,会不会好一些呢?答案是:看表现。

如左医医疗大语言模型(左医GPT)就推出了一款名为《AI病人》的小游戏,其最初设定是用来给医学生或者实习医生做职业陪伴,谁也没想到,因其具有“赛博问诊”的能力而快速出圈。尽管左医GPT官网对自身的简介是提供拟人化AI医生问诊和问答、智能导诊、智能病历书写、结构化抽取、智能诊断、随访等AI能力,但仅根据游戏《AI病人》的表现来看,则有些“靠出丑来出圈”的意味。有玩家在谈及体验时称,《AI病人》的反应“既真实又不真实”。比如,输入“医生我没胃口,吃不下饭”,却会得到“吃麦当劳吗”“来份巨无霸”之类的无厘头回答。于是,有游戏测评师戏谑道:“专业AI给人的感觉是介于人工智能与‘人工智障’之间反复横跳。”或许这种“反复横跳”,正是其迅速出圈的原因,让大家图个乐子,但很快就会索然无味。

被“玩坏了”的AI聊天游戏,还拥有未来吗?大厂有话说……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